盜版網(wǎng)站海盜灣域名敗訴 thepiratebay.se被收回
瑞典上訴法院已于5月12號下達裁定,海盜灣(The Pirate Bay)將因此失去“thepiratebay.se”域名的所有權(quán)。這場官司可以追溯到2013年,瑞典紙媒DN的報道稱,該國域名注冊商“Internet Foundation”將撤除海盜灣在瑞典境內(nèi)持有的2個域名,并使之失效。除了thepiratebay.se(其首個域名),海盜灣同時失去了piratebay.se域名。
上述兩個域名均由海盜灣聯(lián)合創(chuàng)始人Fredrik Neij合法注冊,但在被抓捕并送入監(jiān)獄服刑之后,他已經(jīng)不再在該盜版門戶網(wǎng)站的運營中扮演任何角色。
這起針對海盜灣的域名案,可以追溯到2013年。當時一名瑞典檢察官決定不再追緝海盜灣的新?lián)碛姓?、或其主機托管服務(wù)商,轉(zhuǎn)而向該網(wǎng)站的注冊方面下手。
檢察官稱,該域名成為了用于犯罪(版權(quán)侵犯)的一個虛擬資產(chǎn),因而可以像其它任何實體商品一樣被查封。
去年春天的時候,Internet Foundation贏得了此案,海盜灣暫時逃過一劫。不過現(xiàn)在,檢方已經(jīng)贏得了上訴。
盡管如此,海盜灣還有很多“分身”。除了.se后綴的域名,它還同時注冊了 .LA、.GD、.MN、.VG、.FM、.SH、.MU、.TW 等后綴的域名。
在MPAA的發(fā)難下,上述部分域名已經(jīng)被強行下線,但仍有不少堅挺著。當前.SE是海盜灣的主域名,但其門戶還是.ORG,此外還有個“洋蔥網(wǎng)址”(uj3wazyk5u4hnvtk.onion)。
海盜灣是由瑞典的一個民間反版權(quán)組織海盜署(Piratbyrån)成立于2003年,最初僅為瑞典語站點。后來發(fā)展成為獨立的組織,2007年由Gottfrid Svartholm(代號Anakata)、Fredrik Neij(代號TiAMO)與Peter Sunde(代號brokep)等人所營運。海盜灣在整個西方的支持度很高,可以說是整個盜版界的一面旗幟,瑞典甚至專門成立了一個盜版黨 ,綱領(lǐng)就是支持盜版。2008年1月,其同時在線人數(shù)突破1千萬,管理的種子超過100萬,成為世界最大的BT網(wǎng)站。
- 上一篇: .Com注冊量首次超過1.27億
- 下一篇:淘寶到家悄上線 到底到的是哪家?
相關(guān)閱讀

投稿/爆料:huoban@yumi.com